工厂化养殖在国内兴起,以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居多,由于养殖周期短(70天出售)、投资少、回报高、占用资金少、周转回收资金快、风险小,体现出了工厂化养殖优势和高效率。
目前国内工厂化养虾模式:一般是一年养3~5茬虾,如果想提高工厂化养殖的效益,放苗后需要采取标苗的方式,能提高成功率,缩短养殖时间。第一次标苗在20天左右,第二次分苗在第一次标苗10天后在完成,标苗后养殖70天就可以上市销售。
工厂化养虾也越来越困,主要是水质难调这一环节上面,所以在想做好工厂化养虾,必须做好两点:第一做好水,第二标好苗才能提高效益!
一、在工厂化养虾前期必须做好水。
养殖人员可以选择肥水模式养虾,后期适量补肥调水,但是做水工作不要做太早,放苗前一个星期即可。
二、工厂化养虾前期做好计划,后期必须做好标苗的管理。
事先做好:科学管理,合理投喂,在虾苗时期,到底是投喂虾片,还是其他营养品,要做好事先的判断。
1、查看水体是无泡沫,泡沫少、水体浓度高,那么虾苗可能不健康,可以视情况减料。
2、查看池壁有没有脏东西,或者沾着的料,要是有,就要考虑喂过多或虾苗本身就不好。
3、查看虾苗机体,肠道有无饱满,出现断肠,拖便,白便,包括其他的不正常的表现,比如水体泡沫不正常,池壁不干净。如果没有以上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加料。
三、工厂化养虾由两大养殖过程组成:
一、对所投放P5左右小苗进行前期集中暂养。
先养大一些,行话就是标苗。根据水温情况,水温高长得快,大致15-17天时间到4000-5000头/斤,多的需要20-22天时间。到这个规格大小时,根据需要称出对应的重量向准备池分苗。如果技术条件具备,也可以标大到500-600头/斤再分苗,这样做的好处是成功率高。
二、分苗后直至养成。
根据经验,每平方米放苗量不要超过500尾,否则养殖周期会延长半月以上或者更长时间才能长到40头内,风险加大。
1. 池塘消毒
第一步,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工厂化车间内有较多独立存在的池塘,需要对每个池塘逐个消毒,为下一步进水做好准备。用于池塘消毒的产品有二氧化氯、强氯精等,但很多时候会使用漂白粉溶水后全池泼洒或者浸泡几天。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应在20PPM以上。
2.水体溶氧解决
工厂现代化高密度对虾养殖对水体中溶解氧要求非常高,要达到7mg/L以上,养殖全程水体溶解氧要保证稳定、持续。保持水体溶解氧主要靠大功率气泵通过气石、纳米管、纳米盘向养殖水体充气。
3. 进水及水体消毒
防病在前治病在后,该操作将为新购需要标大的P5左右虾苗的投放,以及标大后的虾苗分到各池时做好准备。
提前两天进水,到水位高度后进行水体消毒,水位高度可以控制在60-100CM,先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用量按说明;第二天用EDTA,用量按说明;期间全池曝气。第三天可以投苗,或分入标好的大苗。
步骤到这里,就决定你是采用哪一种办法来做水养殖。如:流水养殖、活菌养殖、生物絮团养殖、循环水养殖。上述几种养殖办法都不是绝对单一存在或贯穿整个养殖过程。
流水养殖:特点是大换水,优点是水质不易出现问题,节省用药成本,多采用高水温养殖,早出售;缺点是用水量大,前期容易出现有害菌、有害藻、重金属等引发的病变。
活菌养殖:特点是通过有益活菌压制有害菌,优点是换水量较少,水质较稳定;缺点是优质活菌用量较大。
生物絮团养殖:经过试用及研究发现,小水体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营造出生物絮团生长环境,长时间换水少,极易引发水质变化。此方法不适合工厂化养殖。
循环水养殖:循环水养殖只是单一净化水质,并不能保证水体中所养殖生物健康生长,优点是节省用水成本及用药成本。
混合模式:理想的养殖办法是采用流水、活菌、循环水三者混合的办法。因为某一种办法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养好对虾。
4. 标苗管理
也就是集中暂养,密度较高,按4000尾/平方米左右投入。这个时段不长,可以决定成败,非常关键。如果没有标好苗或者看似标的苗没有问题,一旦分苗,20天左右就会陆续出现病虾,甚至全部排掉的可能,保留下来的各池已经没有数量。该情况多为肝病、肠道病造成。如果发现虾苗长势较慢,则多是因为有肝肠孢子虫寄生。
需要注意的是,此期间放苗密度很大,达到4000尾/平方米左右,水质容易出现问题。标苗期间对水体影响较大的氨氮、亚硝酸盐这两个指标最容易出问题,还有一个是弧菌。因此,每天都要测量水质变化情况,并保持指标不超标。
5. 分苗至养成管理
观察标苗池虾苗的整齐度,有的苗90%以上大小规格一致,看着非常整齐。有的苗一眼就能看出大小不一致,不整齐,一旦分下去,就会给后期养殖和销售带来很多麻烦。一是投料不能统一,有多有少;二是出售时给不上价格。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分苗之前先把苗筛一下,做到分出去的虾苗在各池大小一致,这样做对以后的养殖过程管理比较有利,也为出售和有一个好的价格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