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密度的加大,鱼类的寄生虫和病害越来越频繁,也更加难以治愈。有的塘口甚至虫越杀越多,下了好几次杀虫药还是杀不干净,难以解决。要想减少寄生虫病害,首先我们得了解寄生虫的生活习性,从根源上去控制它。
一、寄生虫的来源
很多养殖户并不清楚寄生虫从何而来,其实不管是寄生虫还是细菌,它们生长的温床都来自于池塘底部,在环境适宜时,开始生长,然后通过底部鱼类对水体的搅动将寄生虫带入水的中上层,使整个池子感染寄生虫。 解决好底部问题,才能从根源上控制寄生虫的生长。
二、生长条件
(1)水温
大部分寄生虫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也就是说随着春天的到来,水温开始上升,寄生虫开始生长繁殖,然后大量爆发。做好清明白露杀虫很关键,可以减少后续养殖生产的很多管理工作。
(2)水质
寄生虫要想生长繁殖,得有一个适宜它生长的环境。当池塘水质差,水瘦,有机质多,池塘底部的虫卵就开始孵化,进行生长繁殖。有的池塘水质特别差,进行杀虫,反而越杀越多。这是因为寄生虫在受到外界环境变化,不利于自身生长时,产生孢子沉到池塘底部,此时池塘水质很差,适合寄生虫生长,一旦杀虫药的药效过了,孢子就开始孵化,大量繁殖,这就是为什么虫越杀越多的原因。
三、寄生虫的危害
寄生于鱼体上,吸取鱼类的营养,影响鱼类的摄食,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破坏鱼体组织如体表、鳃、肠道,并进而引发细菌性疾病,如最常见的赤皮、烂鳃、肠炎等。对于被锚头蚤寄生,未出售的成鱼,鱼身上遍布红点,影响鱼的经济价值。
就养殖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寄生虫的发生,有以下建议:
1、清塘消毒
清塘是保障全年健康养殖的基础,池塘经过常年的生产运用,淤泥堆积,里面含有许多药物残留,如杀虫剂、消毒药、抗生素等,有些还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寄居在淤泥里,如不及时清除,这些致病因子会给养殖增加风险。特别当年发病比较严重的池塘,年底一定要做好清塘工作。清塘时可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干塘消毒:把水放完后,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进水或剩余水位30—50cm,每亩用150—200KG,生石灰用水溶化后趁热遍洒全池。
2、调节水质
水质越差越适合寄生虫的生长,调节水质不仅能有效的减少病害的发生,还能提高养殖效益。水瘦,水质不好的塘口,可以使用抵水清清+藻多多,定向培育水中的有益藻类,使池塘水体变得肥沃,提高池塘溶氧。定期使用抵青青+水清清,7—10天一次,改善池塘底部环境,解除水体的毒素,增加水体的通透性,预防倒藻。气温高了可以使用芽芽乐+稳多多,10—15天一次,调节水质,防止水体有机质过多,导致水质恶化。
3、做好清明白露的杀虫工作
清明白露往往是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最为频繁的时候,也是寄生虫最容易爆发的时候,做好这两个关键时期的杀虫工作非常重要。在杀虫之前,可以先用抵青青进行改底,利用过硫的强氧化性,杀死池塘底部部分细菌和虫卵,减少寄生虫的繁殖。再进行普杀,减少水体中的寄生虫,使用前后要注意增氧,养殖苗种的水体使用时,要酌情减量。第二天使用聚维酮碘+止血肠鳃康,对伤口进行消毒,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细菌感染。再使用水清清解毒,及时解除药物残留及其毒性,使鱼类快速恢复正常生长。
寄生虫在养殖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类问题,通过平时和提前的预防处理,注重水质、底质调节,可有效的减少寄生虫病害的发生。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杀虫杀菌,让鱼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有虫再杀虫,做到专虫专杀,不可盲目杀虫,正所谓杀一次虫,七天不长鱼。不能太过于依赖单一的杀虫药,往往使用久了,杀虫效果不明显,可以尝试使用专虫专杀的杀虫药。最后,再次祝各位养殖老板养殖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