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鱼类为何容易患肝胆病,找到病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08 浏览次数:0

      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生产周期缩短, 同时营养不平衡的人工饲料完全替代天然饵料, 常常难以满足鱼体快速、健康生长的需要, 造成养殖鱼类的营养代谢紊乱,养殖鱼类尤其加州鲈、草鱼、鲫鱼、鲤鱼、罗非鱼等患脂肪肝病问题成为困惑水产养殖业的难题之一。

11.jpg

      病鱼生长缓慢, 饵料系数升高, 抗应激能力下降, 尤其高温季节还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 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脂肪肝病变的商品鱼, 不但腹部膨大影响外观品质, 而且肌肉脂肪含量也会明显升高, 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今天鱼莫愁给大家介绍一下鱼类脂肪肝的防治。

      一、脂肪肝的成因

      1、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超过鱼类的需求, 极易导致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引发脂肪肝, 严重时可导致鱼类死亡。

      2、蛋白质转化在鱼类脂肪积累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饲料中蛋白含量超过鱼类需要量时, 过剩的蛋白质则通过一系列转化合成脂肪并储存起来。

      3、由于糖类作为饵料中最廉价的并且能部分替代蛋白质的成分, 片面地追求降低饵料成本往往会导致饵料中糖类含量过高。但是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对于糖类的吸收能力弱,多余的糖类的转化合成而引发的脂肪沉积。

      4、如胆碱、维生素E、生物素、肌醇、维生素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 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 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 诱发脂肪肝。

      5、过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在杀死病毒的同时,大量内毒素的产生严重危害肠道健康,造成肝脏损伤。

      6、养殖密度过大, 水体环境恶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 引起鱼类代谢失衡, 引发肝胆疾病。

      7、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产生有毒物质,会不同程度的损害鱼体肝脏,引发脂质代谢异常。

22.jpg

      二、防治方法

      1、科学投饵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投喂, 保证饵料在1.5小时~2小时内吃完, 未吃完的残饵及时清除,避免污染水质。

      2、调节水质要及时更换池水, 保持水体理化因子指标正常, 尽量使用物理方法改良水质。

      3、饲料中加入侠肝义胆可以有效的预防鱼类脂肪肝等肝胆疾病,金肝利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乳化脂肪,并促进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加速肝脏中的脂肪向各组织的转运,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减轻肝脏负担;刺激肝脏分泌胆汁,使体内的霉菌毒素、内毒素、重金属随着胆汁排出体外,修复肝脏损伤,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33.jpg

      总而言之,在集约化养殖中一旦发生肝损害以及肝性综合症等疾病, 往往便是大规模和全面性的。虽然这样的疾病无传染性, 但它的后果远远超过传染性疾病,因此及时准确的加以诊断和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版权所有:郑州赛有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78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