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过,气温升高加快,有些存塘鲈鱼产卵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身、诺卡氏等病害。 据悉,近期南方多地气温达到30度以上,雷雨增多,池塘水质变化较大。有存塘鱼的养殖户要注意了。
其实,鱼儿在生病的某些情况下,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状态,如浮头、狂游等等。看看以下症状,多多观察鱼儿的表现,蛛丝马迹也能大致判断鱼病方向,帮助我们在养殖中有所判断。
1、跳跃:
春片鱼种及新定塘鱼种,在上午及傍晚,个别鱼经常在水面蹦跳,打得水面啪啪响。这是鱼皮肤上及鳃上生有鱼鲺、锚头蚤等寄生虫所致。
2、溜边:
鱼不在池中央水下游动,而成群结队在池边朝一个方向游跑,尤其鲤鱼、草鱼表现突出,把池水搅动混浊。这是寄生虫、细菌性烂鳃病或水质开始变坏的一种表现。
3、趴边:
鱼头部和脊背发黑,独游,不吃食,单独趴在草窝、池边隐蔽处,见人后缓慢游开再回到池边,特别是草鱼,有的身体还兼有带条状或斑块黄色。这是绦虫病的一种表现。
4、拒食:
5-8月份是鱼的生长旺期,会出现开启投料机后鱼不上料台。
5、炸群:
鱼在吃食期间不断的成片急跳,或吃着吃着好似受到惊吓一样,突然成群散开跑掉,过几分钟又回到料台吃食。这是寄生虫性烂鳃的预兆。
6、团团打旋:
在早春或晚秋,水温12-20℃之间,经常出现鱼种成群在水面团团打旋。这是鱼种患有鞭毛虫、纤毛虫等病的征兆。
7、潜水狂游:
在夏秋季节,鲢鱼好似潜水艇一样,在水面上忽沉忽浮狂游不停。这是鲢鱼患有粘孢子虫病或烂鳃病的征兆。
8、浮头早、频:
一般在凌晨4-6时左右,鱼出现轻微浮头,这是正常的。如果开始浮头时间逐日提前,或突然提前至夜间10时,甚至更早,浮头次数和天数增多。这说明水质不好或鱼有烂鳃病。
立夏过后,温度开始升高,再加上投喂量增加,导致水质方面影响比较大,寄生虫和细菌病发病率增加,给鱼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鱼体保健和疾病防控工作,减少因疾病爆发造成的损失。
可以在平时投喂的饲料中添加草本驱蟲净和金肝利胆,金肝利胆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并且还可以帮助肝脏解毒排毒,保护肝脏,增强鱼体免疫力;草本驱蟲净是纯中药驱虫产品,可以防控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多种常见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