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温度逐渐降低,鱼水霉、鳃霉病该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次数:0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是鱼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可以危害各种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有时还可感染鱼卵。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繁殖适温是13~18℃,但是有的种类可以在水温30℃时繁殖。 

1.png

  水霉菌寄生在鱼体表,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水霉菌的着生使鱼体的负担过重,运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水霉菌产生代谢产物能分解鱼组织,随着水霉的生长,病鱼患处腐烂,继发细菌感染;

2.png  

  鱼类体表出现外伤的原因:  

  (1)在运输时,由于鱼体相对密集而相互挤压,鱼体很容易出现伤口。  

  (2)在捕捞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拉网时间过长,引发鱼类应激强烈而出现剧烈跳跃、撞击,造成鱼体鳞片脱落导致受伤。  

  (3)在低温下进行拉网或池塘水位过浅时,遭遇寒潮等极端低温天气引发鱼体冻伤。  

  (4)冬春季池水过于清瘦,保温性差,易于水霉孢子的游动附着,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5)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在死亡鱼的尸体上水霉的繁殖速度特别快,进而感染其它受伤的鱼。  

  (6)在晚秋气温下降后,体表存活寄生虫(如锚头蚤、中华蚤等)的寄生部位存在伤口。  

  (7)鱼体极度饥饿或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低下等。 

3.png 

  水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1)温度是影响水霉病的发生的关键因素。  

  水霉病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时易发生此病,其繁殖适温为15-18℃,28℃时受到抑制;  

  (2)水体pH值影响水霉病的发生。  

  水体pH=7.2对水霉生长最佳,水霉孢子繁殖旺盛,pH=5.5以下时水霉的生长受到抑制;  

  (3)水体盐度影响水霉病发生,水霉菌对盐度的反应敏感;  

  (4)水质影响水霉病发生。  

  水质恶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容易发生水霉病;  

  (5)外伤口影响水霉病发生。  

  当鱼、虾体表因捕鱼、运输、翻箱、注射疫苗等操作不慎导致机械损伤,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导致伤口,水霉菌的游动孢子侵入伤口导致水霉病发生。一旦水霉菌感染鱼体,内菌丝深入肌肉治疗难度很大,水霉病重在预防:  

  (1)在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加水后用能杀灭真菌的消毒剂全池消毒;  

  (2)在晚秋时节或越冬前做好杀虫,减少寄生虫导致的鱼体受伤可减少水霉孢子着生;  

  (3)在拉网捕鱼、放苗、注射疫苗等操作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4)放苗时使用安全的药物浸浴鱼体消毒;  

  (5)在水霉病发生季节(15-18℃水温)使用水美净全池泼洒;  

  (6)适当肥水培藻,有益藻竞争性减少水体中水霉菌孢子的生长;  

  (7)水霉病发生严重时,及时用水美净治疗,治疗药物适当加量,连续使用两次。  

  水霉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而不是细菌,所以应选用对真菌有杀灭抑制作用的药物而不是选择常用的杀菌药物,病情严重的,需要使用水美净连续2天或多次用药,内服5-7天抗菌药物,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配合增强体质,效果会更好。当池塘水体较瘦时,为防止复发,下药2—3天后,及时培肥水质。

    了解更多养殖技术

版权所有:郑州赛有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78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