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6310002
技术专题
公司新闻 技术专题

白露前后,细菌性烂鳃病横行怎么预防治疗?

发布时间:2020-09-05 浏览次数:0

  细菌性烂鳃病症状:

  细菌性烂鳃病据说是由柱状噬纤维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有:患病草鱼经常能看到黑头黑背漫游,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部尖端糜烂,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耻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1.png

  典型的细菌性烂鳃治疗方法:

  有寄生虫的鱼一般都会因为寄生虫叮咬的伤口和水体直接接触,而继发细菌感染,这也是现阶段很多塘口死鱼得主要原因!如果你的鱼因为寄生虫不断死亡,请立即使用草本驱虫净和止血肠鳃康一起拌料使用,5-7天死鱼不再有!纯中药成分不伤肝胆,定期拌料预防更省心!

  引起细菌烂鳃病因分析

  分析病因这个就要结合水质、解剖、天气、以及管理来分析了。有水质恶化引起的,有寄生虫引起的,有内脏病变引起的。

  1、水质恶化引起

  如果从季节变化讲,主要是倒藻和泛底。水质恶化的,一般内脏没啥问题,只呈现水质恶化:有机质多、水质浑浊、或者pH过高、过低。另外菌群也会有变化、水体指标超标等,倒藻和泛底对水体溶解氧的降低,会特别显著。溶解氧降低,会加快鳃的呼吸频率,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

  2、寄生虫引起

  多镜检几次一般都可以镜检到寄生虫的。镜检一定要注意:尽量捞起半死不活的鱼同刚死没变色的鱼,带水检测,时间久了寄生虫可能脱落。原虫引起的烂鳃和蠕虫引起的烂鳃,用肉眼也可以大致判断,而且镜检尽量多几个样本,带水最好用原塘水,有些养殖户为了美观用地下水和自来水带鱼,由于水温变化,不少寄生虫会脱落,这样镜检的结果会出现误差。原虫引起的烂鳃,一般是鳃尖,并且粘液比较多,鳃丝看起来有点毛糙。蠕虫引起的烂鳃是一块一块的,由于蠕虫的力量比较大,蠕虫引起的鳃丝肿胀会比较厉害。

  3、内脏病变引起

  内脏能看到明显的病变,主要是肝胆问题,常见的是肝胆肿大、花肝、白肝、绿肝等,肝胆问题有烂鳃症状排除水质同寄生虫的,直接消毒,按照肝胆病的思路处理即可。

  秋季的肝胆病变,从中医的角度讲是燥热引起的,保肝主要用金肝利胆等中药解决。这个阶段最好适当减少膨化料的投喂。

  预防措施

  1、提早发现疾病

  主要是养殖户自己要多注意观察,喂料和巡塘时,观察鱼活动是否正常,经常打样检查鱼体健康状态,主要检查鱼的生长速度、肥满度、寄生虫、内脏健康程度等,如果在喂料和巡塘过程中发现鱼活动异常或者出现少量鱼死亡等情况,则需要及时诊治找出原因并及时处理。

  2、病害的早期现象

  我们可以在风尾观察。一般鱼塘要发病了,风尾会有“鼻涕水”(“鼻涕水”很大部分是鱼体的分泌物),只要是下风口出现“鼻涕水”的,不出2天必定死鱼,只是死多死少的问题。另外还可以看有没有鱼的粪便浮在水面,如果有粪便浮在水面,可能是肠炎早期,或者这批饲料有问题,消化不良;还要看漂浮粪便的长短,漂浮的粪便很长,肯定是有问题的。

  早晨早点起床巡塘,早晨鱼塘溶解氧低,病鱼大多会靠边,当正常天气,鱼的采食量突然降低你就要小心了。投料时,观察鱼吃料的状态,鱼有问题,吃料的状态大多会变差。

版权所有:郑州赛有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78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