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裂头病”病,又叫“一点红”、“头肿病”,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此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给养殖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这种疾病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黄颡鱼裂头症一般情况下黄颡鱼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病,死亡速度并不快,但是该病病程比较长,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至一个月以上,累计死亡率比较高。水温在18~30℃之间发病,25~28℃发病较严重,因此,每年的6~9月为发病高峰期。
该病一般是“爱德华氏菌”慢性感染造成的,当投放密度大,抢食过程之中的相互拥挤刺伤、机械损伤使体表出现伤口和鱼粪便和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或者是当池塘水环境突变,例如:倒藻或水质恶化如pH值降低、氨氮增多、亚硝酸盐偏高、溶氧低,水体浑浊等都使得爱德华氏菌更易感染寄生。
流行情况:黄颡鱼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病,水温在18-30℃之间发病,25-28℃发病较严重。尤其是二龄黄颡鱼发病率较高,50-100g的鱼发病居多。一般情况下死亡速度并不快,但是该病的病程比较长,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至一个月以上,累计死亡率较高。
该病最明显的症状:黄颡鱼裂头病主要表现为头顶“一点红”(充血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临床表现,仔细观察可见病鱼体色变淡,背部有轻微浮肿;发病中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头顶向上隆起形成脓包、头部皮肤溃烂,严重时头顶穿孔,裂开,甚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的空洞,露出脑组织。严重时头骨裂开,在头顶部出现一条狭长的溃烂出血带,这是呈典型的“裂头病”症状,其感染途径是经鼻腔感染嗅觉细胞,再进入大脑,经脑膜感染头骨,形成红色糜烂物或头骨开裂症状。因为感染是从鱼脑内向脑外,所以一旦发病,外用消毒、内服抗生素效果都不佳了,所以说最好还是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而且黄颡鱼本为一种高溶氧清瘦型水体中生活的鱼类,人工养殖环境条件直逼其生存底限,所以人工养殖池塘中的黄颡鱼一般免疫力较低。爱德华氏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只有在动物机体免疫力极低时才成为病原菌并引发动物疾病。
防止黄颡鱼裂头病发生的措施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
1、采用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饲喂制度,尤其是保持良好的水质,这一点是防病的根本。
2、彻底清塘,严格消毒,加强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高温季节,养殖水体极易恶化,因此要防黄颡鱼发病,可采取换水、使用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类的微生物制剂,等方法调节水质和底质,同时经常开增氧机。
3、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比较敏感,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要格外小心,最好使用安全无毒无刺激产品如止血肠鳃康和草本驱虫净驱虫。
4、增强免疫鱼本身体质,定期拌料内服肥鱼美+金肝利胆,提高鱼体对外界的抵抗力。
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疾病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但有些水产养殖户往往忽略了这一原则,这就会出现“无病不预防,有病滥用药”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