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兴起,对虾养殖利润可观,南美白对虾养殖越来越多,许多虾农在养殖过程中会发现,对虾体色发蓝,对虾鳃部、肝脏甚至整个虾的体色发蓝的现象非常常见,养殖业者习惯上称为“蓝鳃”、“蓝肝”或“绿肝”,下面,小赛对对虾“蓝鳃”、“蓝肝”的现象做以下简单分析。
体色发蓝的原因
对虾的体色是由位于真皮层的色素细胞决定的,虾类的色素细胞分单色色素细胞、双色色素细胞、多色色素细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色素细胞里面有一种、两种或多种色素,在平时镜检对虾时稍微留意就能观察到。色素细胞数量变化、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颗粒集中和扩散使色素细胞(虾体)呈现颜色变化。比如,色素颗粒扩散,细胞就显示明显的颜色,聚集就不显示明显的颜色。
正常对虾的体色由遗传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对虾种类色素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身体的分布是受遗传控制的,如南美白对虾天生体色呈白色,日本对虾呈黄褐色,斑节对虾呈蓝灰色。对虾的不同生长阶段(如小虾、大虾、繁殖期)、环境因素、饲料(含着色物质多少)等因素也影响对虾的体色。我们最熟悉的水环境对体色的影响是藻类少的浑浊水中对虾体色发白、透明,而藻类多的、很浓的水中对虾体色发黑。透明度很高的水,藻类少,虾身也会颜色较深,虾中不喜欢。
另一个影响对虾体色的重要因素就是疾病,对虾在轻微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下黑色素增多,体表黑色素颗粒多,体色发黑,常俗称“老身”,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虾状况不好;发病的虾,多数体色都发红,不同的疾病体红的状态也不一样,也会出现蓝色的虾、黄色的虾。如白斑症病毒病是均匀的微微发红,淡红色;桃拉病毒病是大色素颗粒引起的红,甲壳似乎透明;细菌病是较大颗粒的深红,红须红尾多见;缺氧时那种均匀的深红,轻微、慢性的气泡病是微红为主,之后会严重红须红尾。对虾在疾病状态下的体色发红与鱼发病时出血或充血而显现的红色不同,后者体色发红是血液的颜色,而对虾的血细胞里是血蓝蛋白,血液呈青色,对虾出血也不能明显的看出来,虾的“红体”不是血液的颜色,是色素细胞的颜色。
对虾的体色变化受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支配,但无脊椎动物的色素细胞调节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从对虾养殖现场观察的情况看,各种疾病和发病后“恢复”的虾都能发生“蓝鳃”、“蓝肝”或“蓝体”现象。正在发生白斑症病毒病的对虾头胸甲内缘肌肉出现大量蓝色素细胞;发生弧菌病的小虾头胸甲和腹部也出现大量蓝色素细胞;水泥池塘排污故障水质发臭引起大量死亡,改善环境后不再死亡的虾体色70%左右发蓝,不吃不长不死;标粗过程出现问题(具体问题不清)的对虾也是不吃、不长、不死,几乎100%的对虾出现“蓝鳃”、“蓝肝”或“蓝体”现象;
转肝期过后正常“转肝”的虾吃食好、肠道粗、体色透明,生长速度非常快,而“转肝”不好的虾,不吃不长,很多虾出现“蓝鳃”、“蓝体”;有些正常养殖池塘中,也有少量对虾体色发蓝,看肠道这样的虾不吃料,肠道中有大量的黑色泥状物,但体质非常“强壮”,就是个体明显比其他正常虾小很多,说明生长速度非常慢。
从以上观察的结果看对虾蓝色素细胞增多而使对虾呈现的“蓝鳃”、“蓝肝”、“蓝体”现象,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是对虾疾病、亚健康状态、疾病过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当然也不会有一个完全一致处理方法。